目前分類:單車 (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章引用自已下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linzh360-linzh360/article?mid=178&prev=204&next=145

騎小折繞了北海岸一圈115公里之後,深深覺得小折騎長程真的很累咧!!原因是什麼??


此篇文章轉載至大陸網站



因為台灣與大陸的用語用詞有些微不同所以我有修改部分地方



滿不錯的一篇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這個話題,只在小輪折疊車的範圍內展開,原因是明顯的:公路車、登山車這兩大主流車系,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演化,已經基本形成定局:標準公路車輪徑為700C、標準登山車為26寸輪徑。唯獨對於折疊車來說,輪徑的規格最為複雜繁多,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既有少數採用與標準公路車、登山車相同輪徑的折疊車,也有更多的其它小輪徑規格,包括24寸、20寸、18寸、16寸、14寸、12寸、還有更小的8寸、六寸等。從目前來看,折疊車的輪徑仍以20寸為主流、佔有最大的用戶群體。

  為什麼大多數折疊車都採用了比標準公路車、登山車更小的輪徑?基本理由是出於折疊的需要――因為它是折疊車,要充分體現其便攜易用的特點――減小輪徑有利於縮小折疊後體積、方便於提攜與存放,這是折疊車的一個重要指標。當然,縮小輪徑也還有其它方面的理由、或者說意義――有利於減輕輪組與整車重量、轉向操控更加靈敏而有利於市區道路的穿行、從人車比例上更有閒適的騎行感,如此種種的理由吧。


  而當採用了這種更小的輪徑後,對於騎行、對於整車性能方面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採用較小的輪徑後,首先影響到的是車輛配置中速比與齒比的變化。
 



  按人們習慣的思維,覺得小輪車是肯定跑不快、跑不遠的,為什麼呢?因為輪子小嘛…… 這似乎是一種理所當然的觀念。還記得當初我第一次騎20寸的折疊車EA062參加車隊的百公里騎行活動時,許多車友都投以不屑的目光,而後在騎行途中被一一超過、甩掉後才覺到了鬱悶(多半是登山車);當我用16寸的PSL跑完160公里回來、並以27km/h 的平均速度跑完70公里行程,也有人瞪大眼睛表示懷疑
……

  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沒有將速比的因素充分考慮進去。人體發動機的功率確實是非常有限的,人體發動機驅動雙腿所能達到的最高踩踏頻率,也同樣是有限的,因此在一定的齒比下,小輪徑車在理論上速度應該是慢於大輪徑車的。


但是影響一輛車騎行速度的(理論上)
其實是速比速比齒比”ד輪徑。也就是說,只要在配置中達到足夠的齒比(足夠大的牙盤齒數、足夠小的飛輪齒數),小輪車也一樣可以擁有與大輪徑車同樣的速比、同樣的理論高速度!

  所以通常小輪折疊車(特別是運動型折疊車)為了達到較高的騎行速度,往往會採用比標準輪徑自行車更大的齒比(大盤56T or 6xT,飛輪 9T 等等~)以提高極速性能和巡航速度(從理論上說,只要滿足一定速比的要求,小輪車完全有理由跑得與大輪徑公路車一樣快、甚至更快----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在實際中仍會受到種種限制,事實上小輪折疊車永遠不可能達到或超過公路車的速度,儘管它可以跑得相當不慢,這個後面再討論)。

      輪徑的縮小,對於騎行性質本身也產生了若干影響。更小的輪徑,使得輪組重量得以減輕,起步加速性能更好;更小的輪徑,使得車把操控更加靈活、靈敏,更有利於應對城市道路人流車海的複雜多變環境而遊刃有餘;小輪徑車在整體人車比例上看,更加給人以輕鬆休閒的感覺,感覺騎車本身是一種遊戲和玩耍



這些是小輪車的優越性所在,這些特性與折疊車的特性相符的、是小輪折疊車優勢的體現。 





      不過凡事總是有利則有弊----所謂得失相倚更小的輪徑也同時給騎行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以下著重就此相關方面作一些探討:更小的輪徑,使得車輪慣性較小,起步雖快、但保持速度卻不易;更小的輪徑,使得車輛的路面通過性能(跨越能力)降低,在較差的路面上受到更多的限制,更多地受到騎行環境的影響;更小的輪徑,可能使得車把顯得過於靈活而不易操控(這幾乎是每一個新手第一次騎這種車時都會共有的感覺),也就是操控穩定性會有所降低,特別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有安全方面的影響;小輪徑車給人以玩具女士車童車的不好印象。這是同一事物的兩面性、其不利的一面。



(折疊車主:老 闆 我 要 改 車 !     )



(店家:不要啦!你折疊車改什麼!買台大車比較好啦)



  小輪折疊車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東西,小輪徑所產生的影響還遠遠不止於此。當採用子較小的輪徑時,它對於整車設計中、不僅僅是在齒比,而且在構架、剛性、通過性能、滑行性能等各方面都會產生相應的影響,這些因素也最終會影響到整車性能的表現、並對騎行本身產生一定影響。 



第一是:騎乘重心的變化




  這裡所指的重心有兩種概念:一個概念是絕對重心”----車手在騎行狀態下的高度與重心。小輪折疊車的設計中,通過座墊高度、車把位置、中軸位置及前、後軸間距的調整,完全可以使得它的騎乘姿勢與標準大輪徑自行車達到一致(注重人體工學設計的小輪折疊車,不會因為輪徑變小而影響騎乘姿勢與舒適性,不管是20寸的SP8、或16寸的PSL,實際騎乘姿勢和感覺,與大車都沒有太大差別),那麼這時的實際重心高度,與騎行標準輪徑大車時是基本一致的。

  另一個概念是相對重心”----相對於車輪運動的滾動轉軸(前、後花鼓)而言,騎小輪折疊車時的重心則偏高----雖然騎乘者的高度不變、但因為較小的輪徑,軸心的高度比標準大輪徑車降低了許多。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在騎行途中遇到同樣一塊凸起物時,大輪徑車也許可以無視它的存在、直接碾軋過去,而小輪徑車可能因此突然受阻而導致車手向前翻出;當在高速騎行中以前刹制動時,小輪徑車更容易發生前翻現象----這就是因為小輪徑、相對重心較高所產生的影響。



第二是:小輪徑對於整車構架上產生的影響



  因為小輪徑車的緣故,車架頭管與碗組的位置要低得多,然而車把的高度卻必須滿足騎乘者的身高要求、不會因為輪徑變小而有理由降低,因而更長的頭管此時就成為一種必須;但它還不僅僅是小輪車、而且是小輪折疊車,為了折疊的緣故而不得不採用活動接合式的折疊式頭管、或者拆卸式頭管,如此,一方面那長長的頭管將產生更大的杠杆效應、且剛性不足,另一方面活動接合式的設計更帶來了結構上的不穩定性,同時這種長頭管設計,對於車架頭管及碗組的強度,也帶來更為嚴峻的考驗,大多數小輪折疊車的頭管都有剛性不足的共同弱點、不適合大力搖車騎行(抽車)

  與標準運動自行車相比,在加速衝刺時或者爬坡時,可以拽車把借力與發力,但這種做法對於小輪折疊車來說則不太適合。爬同樣的一座山,我在使用公路車、SP8YA612時,有著極其鮮明的不同感受:騎700C公路車時可以放心地大力拽把搖車,騎20寸的SP8時可以稍加借力,騎16寸的YA612時完全靠腿去蹬,雙手只是扶把而已,那長長的車頭管實在是太軟了,如果去大力拽把,很擔心車頭管會一下子就被拉斷! 

  採用更小的輪徑後,同時也為了折疊的設計,使得小輪折疊車的車架高度通常較低矮,沒有足夠的空間使用公路車、登山車那樣的三角形穩定結構設計,車架多半都採用單橫樑式構架,同時更是出於折疊的需要,大多數小輪折疊車都使用了車架橫樑中斷式折疊設計。



DAHON折疊車為典型代表,世界知名品牌的還有BromptonKHS等,也都是同類構架,其它品牌的更是不勝枚舉,僅有BirdyGo Bike等少數幾款採用了車架無折疊的設計算是例外(當然還有我們的GMR系列),要兼顧折疊的便利性與一定的性能,這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於小輪折疊車低矮的車架,因而必須採用更長的座杆,以滿足騎乘者達到合理騎行姿勢的要求。為了解決座杆強度問題,所以小輪折疊車的座杆通常採用比標準運動自行車更粗的直徑。低矮的車架、長長的頭管與座杆、單橫樑式(並帶有折疊關節)構架,這樣的車架在強度、剛性、輕量化等方面都是無法與標準公路車、登山車相匹敵的,而車架卻是一輛車的靈魂、是決定其性能的根本點所在。 

  較小的輪徑、以及折疊關節的存在等等。種種因素相互交合,最終直接或間接地對於折疊車的整體性能產生影響,並決定了小輪折疊車的性能、用途與使用環境,註定了它是屬於休閒運動的類型,而不適合作為競速或越野等極限運動DAHON折疊車中即使是裝配了前後避震器的小輪折疊車,也都在車架醒目位置上注明不得用於越野的警示字樣;即使是車架無折疊的前後避震型折疊車Birdy,太平洋公司也一樣鄭重提示不得用於Off Road騎行。



第三是:小輪徑騎行與性能的影響



  上面所討論的,主要還是由於小輪徑的採用,連帶產生的車體構架上的變化、騎乘重心分佈的不同等,以及這些對於騎乘與性能表現的影響。那麼小輪徑本身,對於騎行與性能究竟有怎樣的影響呢? 

  前面說過,較小的輪徑有利於減輕輪組重量、提高起步與加速性能、有利於更加靈敏地控車,但不利於保持速度、而且對於路況的適應能力降低。而其實在這裡影響小輪車性能發揮的,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其中包括花鼓的磨擦阻力、更包括騎行中的滾動磨擦與阻力。

  先說花鼓的磨擦阻力,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因為輪徑較小,要想達到與大車同樣的速度,必須依賴於車輪更快的轉速來實現,從理論上說,小輪徑車對於花鼓的順暢度,應當有更大的依賴性和更高的要求。

  我們以700C的公路車作為參照,對比看看下面的資料:使用700*23規格車胎的公路車,輪周長約為2.133m,在30km/h的時速下,車輪轉速為234.4/分鐘,即3.9/秒;假設為20寸輪徑的小輪折疊車(以20*1.35規格為例,輪周長為1.490m),要達到同樣的時速,車輪轉速則需要達到335.6/分鐘,即5.6/秒。從這裡看,車輪轉速的提高所造成的影響似乎還不算太大,自行車花鼓原本就只是低轉速軸承,略提高一點轉速,在實際騎行中倒不會有明顯的磨擦阻力感覺,只是加快了軸承與車胎的磨耗而已。

  然而,當輪徑進一步縮小,到了8寸、6寸輪徑的時候,這個花鼓轉動的磨擦阻力問題,也許就有必要重視了。以8寸輪徑的Carry Me為例,輪周長為0.635m,要達到30km/h的時速,車輪轉速需要787.4/分鐘,即13.1/秒。當然,此方面的影響目前只是猜測,因為我還沒有具有試騎過這種超小輪徑車。

  再看看路面磨擦阻力對於不同輪徑的騎行性能影響――這又是影響小輪徑車性能發揮的更重要因素(類似的問題,記得以前好象討論過,現在重新提出來探討一下)。 

  當自行車在行進中,車輪通過車胎與地面接觸,由於承受了車手與車的重量負荷,以及受路面平整度、硬度的影響而產生磨擦力。這個磨擦力一方面是車手驅動車輪前進、或者剎車促使車子停止時,所必不可少的依託(我們通常稱其為抓地性能

  抓地性能還與車胎、路面環境等有關,但不在本話題討論範圍);另一方面它又是自行車在騎行過程中所需要克服的主要阻力之一(我們習慣稱之為滾動阻力路阻。此外還有風阻、傳動系統的機械磨擦阻力等,也不在本話題討論範圍)。

  這是一個矛盾體的對立兩個方面:如果完全沒有這種磨擦力,那麼車子既無法前進、也無法停止;如果這種磨擦力太大,又會嚴重影響騎行效率和速度、耗費車手太多的體力。 

  第一種完全沒有磨擦力的情形,在實際騎行中幾乎不可能出現,畢竟有車手、車身共幾十公斤、甚至一百多公斤重力負荷的存在。當路面材質、硬度與平整度,以及車胎與胎壓相同的情況下,這個重力負荷越大、磨擦力也就越大、滾動阻力也越大。

  通常為了達到更加輕快騎行的目的,我們會通過種種方式,盡可能地減小這種滾動阻力;而當減小滾動阻力的同時,抓地性能也會隨之降低、包括制動性能。

  比如公路車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它採用細車胎、高胎壓,以最大程度地減小路阻的影響以提升速度,然而公路車的制動性能也是相對較弱的,因為它的設計中所注重的是效率與速度,公路車夾器的制動性能遠遠達不到登山車V刹的制動性能,為什麼公路車不選用性能更強的V刹?因為實際制動性能不僅與夾器有關、還與其抓地性能有關,它的低阻車胎實際抓地性能有限,更加強悍的夾器並不能實際提升其制動性能――嚴格意義上說,公路車是為在平整公路上無障礙騎行環境而設計的!



  再回到原來輪徑的話題:不同大小的輪徑,會對於滾動性能和抓地性能會產生相應的影響麼?我這裡的答案是肯定的,原因也就在於抓地性與滾動阻力這一對矛盾的影響。 



  首先,車輪(包括車胎在內)的圓整度,是保證輪子得以順利滾動的基本前提,如果一隻輪子不夠圓整,那麼它當然是無法在地面上順利滾動的,這是基本常識;其次,事實上在騎行中,車輪通過外胎與地面接觸的部位,並不是理論上的一個、而是一個,這是由於重壓而導致車胎與路面接觸部位的變形而產生的。

  當使用較大的輪徑時,車輪與地面接觸面的變形程度,相對於其輪徑的圓整度來說影響較小,或者說微不足道;而當使用小輪徑的輪子時,這種變形,相對於小輪徑圓整度的影響則相當明顯!這種形變對於兩種不同輪徑車輪滾動性能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輪徑越小,這種阻力對於滾動性能的影響也就越大!

  騎過標準公路車或登山車,再騎小輪折疊車時,會感覺到這種車的滑行性能有所不及,騎超小輪徑迷你折疊車時更是不能停腳,一旦停止蹬踏動作,車速就會很快跌落下來,而不象公路車那樣在停止蹬踏後仍可以保持一定速度滑行很遠距離。這裡除了超小輪組本身的慣性不足的原因、除了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外,其它主要的原因恐怕要從這裡找找答案了。 



  那麼,是否可以通過極高的胎壓、極細窄的車胎,來減少使用小輪徑車輪時的這種變形產生的阻力影響呢?理論上是可以的,實際上又是不可行的,因為不論打到多高的胎壓,這個車胎與地面的接觸面始終會是一個、而不會是一個,並且當這個接觸面縮小到一定程度時,又對抓地性能、制動性能產生明顯影響,過高的胎壓既影響到騎乘舒適性,更是涉及到制動安全性問題----如果車輪與地面之間達不到一定的接觸面積、沒有足夠的磨擦力,抓地性能從何而來?制動性能從何而來?

18寸輪徑的Birdy,我在實際騎行中遇過幾次緊急刹車的險情,明顯感覺到緊急制動前、後輪一起往前飄,而曾有段時間騎登山車時也遇過類似的緊急刹車,也是使用與Birdy同樣粗細的光頭胎,卻要穩定得多。這種在於大輪徑車可以基本忽略的問題,對於小輪徑車、特別是超小輪徑車來說卻成為一個難以解決與平衡的難題,所以我一直不提倡小輪徑、特別是超小輪徑折疊車高速騎行,就是這個原因----相對來說,那些速比、重心、軸距等等都不算是什麼難題了。



  上面所說的還只是在一種較理想的狀態下、是在完美平整的道路下騎行的情況,小輪徑車在實際騎行環境中遇到的阻力,還有路況的因素影響。騎行路面的些許平整度變化,對於較大輪徑的車子來說基本可以忽略,而對於小輪徑的車子來說卻可能產生不小的影響。不同大小的輪徑,在這方面所受的影響程度有不同,越小的輪徑、所受到的影響則越大。即使是在當前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中,又有多少是絕對平整的道路???可以作個簡單的比喻:一個小土堆,對於大象來說只是平地,而對於螞蟻來說是一座大山!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小輪徑的折疊車永遠不可能達到或者超過公路車的速度與性能,這是肯定的;超小輪徑折疊車在性能上尤其受到更大制約,這也是我從不在性能上對迷你折疊車有所指望的原因----如果選擇超小輪徑的迷你折疊車,那不會是因為它有出色的騎行性能,而是因為它突出的便攜性、更能夠滿足一些特殊場合下的使用。


一輛小輪折疊車,既要求它有絕對的輕量、小巧折疊體形,又要求它有卓越的性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有所偏重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



  上面說了小輪徑折疊車的種種性能制約與不足,不過話說回來,儘管存在這種種性能和使用上的制約,我們卻仍然還在用它,那些性能制約並不妨礙、不影響我們繼續喜愛它、擁有它、垂青於它、鍾情於它,原因何在?那是因為:當我們選擇了這些小輪折疊車時,並非完全寄希望於它的絕對騎行性能,而是看中了小輪折疊車所獨具的、同時也是標準公路車或登山車所無法擁有的其它某些特徵、某些特質如便攜性、易存性、多功能性、休閒性、隨意性,等等.........

      一些配置不錯的運動型小輪折疊車,其性能已足夠滿足一般性騎遊活動、騎行訓練及健身的需求;一些設計簡約、配以合適速比的折疊車,能更好地滿足城市通勤的需求、而且具有更多的方便性;一些極小輪徑的迷你型折疊車,又正可以解決某些特殊場合下的攜車使用需要。各種不同品牌、不同設計、各種不同輪徑的折疊車,都以其各自的特色展示光彩,並走向大眾、走入生活。



以我個人的感受來說,這些小輪折疊車,比起專業的公路車或登山車



更加貼近生活和融入生活,提高生活品味,這個理由已經相當充分了吧!



Me too~~~~~~~~~~~~~~~



就我而言



1.要可以休閒與運動共用,所以我必須選擇車身無摺疊機構~



2.反正買來就是要改的所以太高價位的不適合我~



3.折疊後體積以及車身重量並不會很要求(我的小P可放進兩台即可,不要抬到車房就氣喘吁吁 => 在二樓,或許以後會在三樓)~



以MR20以及MR4兩台來看



MR20重量雖然超過10Kg,摺疊體積雖較大,但是以他強壯且輕鬆的摺疊機構、改裝的便利性以及誘人的價錢勝出(與那些車身無摺疊的車相比)~



MR4摺疊雖較不易(須拆前輪),體積更較MR20大,但以他24"的(公路車縮小版輪徑)卻可滿足休閒、摺疊、(高速)運動三項所需,且本身全車重不到10Kg,加以改裝後更可達9Kg以內,對騎慣老鋼管車的我來說已經夠輕、夠便利了。



所以我選擇這兩台車當作未來我10年短程交通、休閒、運動,的玩具



當選擇小徑車或折疊車的同時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



要放棄哪些東西必須事先想清楚!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王前幾天摔車,把原有安全帽摔壞了。於是今天買了一頂新的安全帽......


原來用的安全帽是BELL VELA系列。





在一次坪林一日遊金瓜寮自行車道下坡路段摔車之後毀壞......

因為路面不平女王以時速20公里左右行經該路段摔車,摔車的時候疑似因為情急之下煞死前剎車翻車,著地之後被後方自行車追撞頭部。還好有戴安全帽,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安全帽有兩個裂縫。如果沒有戴安全帽的話女王線在頭上應該破了個洞......









因為安全帽聽說只要有摔過就不能用,所以又買了頂新的安全帽。

BELL安全帽在金瓜寮溪一役因為成功勝任保護腦袋的任務,所以新的帽子也鎖定BELL這個品牌。最後在SOGO復興店用禮券買了BELL TRIGGER系列。



左邊是舊的VELA系列,有帽簷。右邊是TRIGGER系列,沒有帽簷。外觀除了花紋顏色不同,有無帽簷,其他都一樣。

價格是VELA $1500,TRIGGER $1150。













就算是單車安全帽,也要認明有商品檢驗局貼紙的認證商品喔!!

上次聽說有某個廠商出了什麼飛行用安全帽沒有這個認證貼紙,理由是國內沒有對開飛機時候用的飛行用安全帽有相關認證所以該安全帽無法送認?



真的是一整個好笑XD









價格1150,好便宜咧!! Y拍居然有人開價兩千多??







文章最後提醒大家,騎車記得戴安全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摔車,也永遠不知道摔出去之後會飛到哪裡去。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的VD16龍頭常常鬆動,好像快散了一樣!!到底是出什麼問題咧?

抓緊剎車,用力的將龍頭前後推動,發現紅色框框這個地方有鬆動的感覺,有間隙。









之前龍頭就有鬆動的現象,後來發現只要把這個螺絲轉到照片中這個位置,靠近白色方塊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這會造成照片中紅色框框所顯示的那個間隙。這個螺紋的地方會隨著騎乘而鬆動,三天兩頭就要調整很困擾。







突然想到就用鐵絲做個類似墊圈的東西就可以啦!! 先用鐵絲繞一圈......













在適當的長度剪斷,藏在龍頭裡面。這樣把那個螺絲鎖緊,以後就不用擔心震動會讓這個螺絲位子跑掉啦!!











實際效果如何,要等下次上路才知道囉.....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喬飛又換第n個單車包啦!!這次的新貨有什麼特點呢?



喬飛的單車包一直不喜歡用傳統的坐墊包,因為很小根本放不了什麼東西。

我的包包希望可以什麼都放,如果單車摺疊攜帶的時候,包包要可以背。不背的時候要好固定在車上。口袋要多,奇怪東西都可以有秩序的放進去。

所以這次上網剛好逛到有賣奇怪的包包,於是馬上下訂購買。











先看放上車的時候的樣子





扁扁的  失敗!!  用手撐開看看胖胖的包包有沒有比較帥





胖胖的果然讚!!看來又要坐骨架了





側面來一張。包包就是要撐開比較好看。





上方再來一張。







經過半小時的苦戰,終於完成骨架。





這是包包上方固定在椅墊上的方式。





下方繞過喬飛DIY小貨架。







然後和背袋用魔鬼氈固定。







完成圖。







常常騎車在外,雖然有帶水壺,但是看到有好喝冰涼的飲料還是會買來解渴。這時候第二個放飲料的地方就很需要。









這是喬飛以前的工具包。有工具,內胎,雨衣,手套,面紙等等。









現在工具都有地方放!!











不景氣的時候還是要多多消費,這才是愛呆丸啦!!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哇哈哈!!又買新玩具啦!!
這次的玩具是Tranz X手把增高器 !!






這次花了450元買了這個玩具







從側面可以看出  用緊迫的方式來固定手把







安裝過程就不用說了  直接跳到完成圖吧!!







設定45度角的狀態







水平向後的狀態









把手又變的更複雜了  XD







騎乘效果不知道最怎樣,要花時間研究看看什麼角度最適合我了。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裝了一個貨架,由於不是很穩固,所以今天進行了改善工程...

最後修改一下支撐的支架,我想這個貨架改裝,我能做到最好的程度大概就這樣了吧!!



貨架穩定度以及外觀爽度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週末和MB01網友交換了龍頭豎管,成功的將VD16龍頭黑化。



在大稻埕搞這支龍頭搞了一個鐘頭才搞定。摺疊機構內的六角大螺絲真的是搞死人。

感謝MB01車友Hilo和我交換。



接下來就剩下打氣座管囉!!有人要和喬飛交換的嗎?等你喔~~~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會不會覺得龍頭老是歪來歪去很難調整?
還在用奇異筆做記號嗎? 來看看吧!!



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龍頭每次不是太左,就是太右,無法和車車成90度!!



每次折疊後調整龍頭,都要喬來喬去,煩死人!!真的是喬到快飛了還搞不定!!



還好你這次有來看喬飛的部落格,看完之後馬上解決你的問題!!



依照以下步驟來調整吧!!



第一步:  先把龍頭調整到最左邊。這時候的龍頭應該和教育部主秘的嘴巴一樣歪一邊。沒關係不要急,跟著做就可以搞定了。







第二步: 把龍頭鎖緊。





第三步: 鬆開紅色框框指示的那個螺絲。





第四步: 鬆開螺絲之後,整隻龍頭就可以左右轉了!!





第五步: 轉整支龍頭豎桿,讓我們手把橫桿和車輪成90度。





第六步: 把所有螺絲鎖緊,收工。



從此之後大家騎車調整龍頭,只要把握把橫桿調整到最左邊,就表示龍頭和前輪成90度啦!!不用轉來轉去轉到歪嘴了!!讚吧!!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的同事騎車的時候因為水壺掉落,水壺遭到後輪輾壓然後摔車!!

最後檢討的原因是因為原廠水壺架位置設計不良!!



Dahon / KHS 有些車款水壺架的位置是放在車架上。這個角度很小,當下坡,又遇到連續坑洞的時候有可能會讓水壺跳車。



實際例子在前幾天我和同事從巴拉卡公路的二子亭服務區,經由仰德大道下坡,我騎KHS T3的同事在惇敘高工前方摔車。原因是這段連續下坡路況很差,坑坑洞洞,加上下坡,水壺跳車後被後輪輾壓而失控打滑摔車。



建議各位可以參考最下方我的小黑那樣,買活動水壺架,把水壺夾在龍頭立管或是坐墊管上,這樣可以避免下坡水壺跳車進而發生更大的危險。



如下圖照片所示,水壺架角度真的太小了。台灣隨便ㄧ個山路的下坡都有機會讓水壺溜出來跳車!!















水壺架這樣放比較讚!!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裝PUMA手提包給車車用!!






我也曾經使用過OSTRICH小折車專用包。這個包包沒話說,漂亮,完整度高,裝上車車就可以使用,容量四公升左右,價格一千多元。





使用過幾次的心得是空間有點不夠用。因為喬飛有工具包,雨衣,如果加個風衣,還有零錢手機什麼雜物的就不夠裝了。於是開始找包包惡搞一下。





這次使用的PUMA手提包,容量是39X13X16,容量約八公升。使用上唯一的缺點是有時候踩踏,腳跟會碰到袋子。不過這沒有大礙。還有坐管拉不夠高的話不能使用,因為要有40公分的長度才裝的下呢!!

















使用魔鬼氈配合束線帶固定。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啊~~~無止盡的改!!!
這次要改的是手把!!



這次改裝手把的原因,是因為喬飛目前並不滿意VD16騎乘時的姿勢。

喬飛認為自己在騎車時候的姿勢是處在前後撐住的情形。也就是手往前撐住手把,屁股往後坐在椅墊上。因為DAHON車架設計上當坐管和龍頭越伸長的話,距離會越遠。所以喬飛期望換這個手把可以解決某一部分的問題。



當然所有的想法都要實際上路才能驗證。



改裝之後龍頭就可以比原廠的設定更高,摺疊起來也不會有問題。























喬飛11/03更新:



今天參加Dahon同學會,第一次使用這個把手。試騎了關渡到漁人碼頭來回之後,我對於這個把手真的是太滿意了!!

這個手把左右寬度以及角度,讓我騎乘的時候不用趴在把手上,非常舒適。



推薦給和我一樣長手長腳的車友!!




看完了嗎?如果覺得喬飛寫得不錯,記得按個讚再走!!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忍不住又買了新的玩具...
去SOGO復興館用禮券換了allay椅墊...要價2000元...


都是那個該死的MB01網站,我又受不了勸敗買了新的玩具...這次是捷安特代理的allay椅墊。



下面這個是原廠的官方網站:

http://www.allaysaddles.com/



因為我騎車的姿勢算是比較挺,我算了一下大約是七十幾度八十度吧!!所以我選sport系列。



有些人或許會說,多加五百元選sport racing的椅子可以多個打氣停整氣囊的功能,但是以官方網站來說,sport racing適合30-45度的姿勢去騎乘,所以我認為我不適合sport racing。



到SOGO復興館之後,發現整個架子只剩下一個M號的SPORT以及不知名尺寸的Racing。

經過測量之後我屁股骨頭兩點之間的距離剛好是M號的110mm...所以真的是上天的安排,當場包下來!!











sport 系列還多個sport racing系列沒有的避震,這個我用手壓都壓不動,不知道怎麼避震咧...









避免蛋蛋的憂傷的氣墊...











台灣做的椅子, MIT!!





再來就是準備裝上車車囉!  先把舊的拆下來比較一下。

屁屁的部份兩個坐墊差不多寬,但是前緣的部分allay的比p8原廠的座椅來的窄。









裝上之後就是帥。暗,花了兩千元不帥的話就慘了~~~











結論:

1. MB01儘量少上去。

2. 有些東西現在不敗,一輩子就不會再敗了。

3. 國家經濟發展有您的貢獻,感謝您。

4. 囧rz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要發表MB01網友的愛車-->SD14。在x春車行改的喔!!




改裝配備:  改裝費用約七千   感覺上好像只有換中變相關以及後變一枚



1.Dahon Speed 由七速改14速 ,50 / 34 T.

2.SHIMANO 9 SPEED 中變.

3.SHIMANO TIAGRA後變及長腿.

4.SHIMANO 煞變合一撥把.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打氣座管三不五時脫落墜下然後拖地的經驗?



用四條橡皮筋捆住就可以解決啦!!就算垂直往下也不容易墜落脫出喔!!



給大家參考一下!!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肉腳的喬飛這次要換的是馬牌輪胎。希望這個比較窄的胎可以讓喬飛不管在任何地形都可以增加一個檔位。



這次換的輪胎是馬牌citycontact 20x1.25的輪胎,內胎用的是馬牌的內胎。這次的輪胎有反光邊,所以拍照的時候可以看出輪胎有亮亮的一圈。









更換輪胎的時候搞了好久,原因是我之前裝輪胎的習慣是:

1. 內胎打點氣,塞進外胎

2. 外胎先徒手裝上輪框的一邊

3. 用挖胎棒把外胎另一邊塞進輪框



但是這次的馬牌外胎筆較窄,內胎稍微打氣之後居然感覺上比外胎還要大 = =

所以很難塞進去外胎

內胎氣如果沒有完全放掉  在執行上述步驟3的時候很難把最後的輪胎邊收尾塞進輪框內

一整個累啦!!



最後發現內胎根本不用打氣會比較好裝,步驟如下:

1.外胎先徒手裝上輪框的一邊

2. 塞沒有打過氣的內胎

3. 用挖胎棒把外胎另一邊塞進輪框 塞的時候注意不要卡到內胎了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裝好小胎了









新胎感覺上比較小,和土除之間的空隙好像變大了。







這是citycontact胎的胎紋。中央部份是平的,兩側有胎紋。







下面這是VD7原廠的輪胎,感覺上和CITYCONTACT的設計很像。只不過這條是65psi的,不像馬牌是80psi







這條是P8系列使用的SCHWALBE 馬拉松輪胎的胎紋,胎紋設計和上述兩款就比較不一樣。









我的小黑換了這個輪胎之後,1:1的齒比加上20X1.25的輪胎會騎出什麼樣的情形呢?





[喬飛10/10/2007更新]

在中華民國96年國慶日當天,喬飛抓了剛換好的輪胎上風櫃嘴。

爬坡方面可能沒在楓林橋休息夠,也可能當天天氣濕冷又下雨,也可能喬飛變胖加上一個月沒騎車,所以這次爬風櫃嘴很累。落地無數次最後花了一個小時登頂。

而在明德樂園下坡創下了時速56.5的最高速度,我覺得還挺快的。因為下滑超過35km/hr以上我的50/11齒盤組合就無法再踩踏,所以創下這個速度應該是細輪胎的功勞。

而在溼滑的路段連續下坡,這個輪胎表現的很好,沒有任何打滑的狀況。即使路上哭樹枝樹葉增加打滑的機率,但是一路下來這個胎還是表現的很好。真是不錯的輪胎。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要發表的是MB01網友johnny.su2002的愛車,VD18。





全車黑化。改了座管,輪框,把手立管,橫桿。



再來就是BROOKS坐墊,坐墊包,水壺架,貨架。



反正都改黑的就是了。



很好玩的車車,給大家參考。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台車車是拿DAHON SP8改裝跑車零件的實際可行案例。

引用MB01網站車友ray_qea所發表的文章 原文於以下網址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7&t=409335&last=3696420








窮人版SP8 TT, 一開始我是以 sora 為主, 只要買一對 SORA 手變 ($2400) +羊角把($500), 流用原本公路車剩下的零件 SORA 後變, 飛輪, 大盤等等應該可以預算 $5000 以內搞定成公路車化的SP8.



因緣際會標到 105 黑色短腿後變, 手變... 就走向 105 式樣的 SP8-TT, 超出我的預算

一路改來,真的覺得SP8 真是一部好車 !!



final(Sep-27-07)

牛角把手 500

105 手變把 3500

外胎+內胎+襯帶 1930

105 大盤 3500

Deore 前變 550

HG50 飛輪 800

車手帶 500

Duad ace 鏈條 800

105 九速後變 888

椅墊 1500

mini-V 455

變速/剎車外管 300

變速/剎車線 200

Total 15423



=>最原汁原味的SP8, 騎過公路車後, 會覺得軟軟的, 所以第一步想改100PSI 的輪胎





=>一切都是因為這一顆 105 黑色短腿後變, 打壞我原本的計畫





=>等了半年(最近終於回台大採購) 終於裝上105 的大盤





=>105 的手變





=>改MINI-V, 若改公路車的剎變, 因為剎車行程不同, 一定要改裝, 否則剎不住.

有三種改法

一是MINI-V (其實就是f20t2的v夾)

二是沿用原本長v夾但要裝剎車行程轉換器(俗稱鍋牛)

三就是買長臂的C 夾





愛車整車照





當初會考慮 sp8 是因為入手價RMB1900(去年買還算便宜), 八速的飛輪(可直接上九速), 前變可以直接改(Deore 前變或中變轉接座), 再加上原本有的零件, 應該 $15000 以內就可以公路化.

一路改來真的覺得學海無涯, 好多知識是這樣亂改,到處問才學來的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其他人少走一些冤枉路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網友的改裝經驗分享,便宜改VD14輕鬆升級的方法。




http://tw.myblog.yahoo.com/sean2154a



大家可以到這個網站去看看  VD14只花了五千元不到



VD14改裝內容:



RPM50/34大盤-1600元

中變轉接座-900元

SHIMANO ST-EF50-7 (3*7)一體式變速手把-430元

SHIMANO ACERA 後變-450元

SHIMANO RX100中變-750元(被黑了)

KMC 7-8速用快扣-90元

握把-200元

變速線外管1條-50元

BB(自己登山車換下)-免費



我個人覺得如果要升級後輪變成16速 只要再改以下的東西



RPM50/34大盤-1600元

中變轉接座-900元

SHIMANO ST-EF50-7 (3*7)一體式變速手把-430元 -->改成3X8  右手的變把 好像也是450元一組

SHIMANO ACERA 後變-450元

SHIMANO RX100中變-750元(被黑了)

KMC 7-8速用快扣-90元

握把-200元

變速線外管1條-50元

BB(自己登山車換下)-免費

後輪框 1500

國產11-34T後飛輪 350






所以以上改法我覺得還不錯 分批改裝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組變速手把左手控制前變速的部份原廠是三速,但是我的小黑只有前二速,所以要來把變把閹割一下......







這組變速手把在二速的時候會隱約看到第三檔。我家女王上次就問,三檔變不上去!! 後來想想沒有三檔還有個三也是怪怪的,所以今天來閹割一下。





打開蓋子之後出現以下的情景。原來變速手把是這個樣子。









拿奇異筆把"3"塗黑,閹割。









蓋子蓋上去,完成!!  3檔消失囉!!







來個題外話,今天在論壇看到有人貼文章,說改VD14加上換輪胎花費接近萬元。苦主後來爬大坡覺得只改雙盤不夠,還想改後變升級成VD16/18,算算還要6000-8000。原來改車這麼好賺,改天我也來開個工作室幫人改車好了。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要展示的是KHS T2用的34T齒盤。









重量超輕的,又比我之前的36T齒盤輕了些,實在是好物。不知道裝上去我的VD16能不能用?





09/05/2007更新



今天把齒盤裝上啦!!

















前34T後34T的時候,後變長腿變速器離地的高度,大約是五公分。




dark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